文化在族群中所擔負的意涵應要能繼往開來世代的銜接同時也該傳承族群知識與經驗。


在『起緣~"人類學與文化"-之【歡迎光臨人類學】』一文中提及:文化是是一個共享且經過協商且能被實踐的意義體系。

     漢語的「文化」指的是人本教化的意思,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討論人類社會的專屬語。正因為是屬於某個特定族群的社會經驗傳承,也因此很難只是單依照地理位置或年代來區隔,以維基百科來說,即將人類的歷史分類區隔如下

¡按時間劃分 ¡按古文明劃分 ¡按國家劃分 ¡按歷史事件劃分 ¡按地區及城市劃分 ¡按科學領域劃分 按宗教劃分

     然而文化的發展是仰賴族群群聚而生,自然不可能單一存在,而是會相互影響與發展,也因此在彼此的交錯中,查找到相異與相同的發展現象。


     以大範圍的概括,地理位置是第一個會被作為分類的判斷,大致區隔以「西歐、北美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標準、價值觀、風俗等」為主的西方文化圈和『普遍以在地球上所在位置而名,與西方文化相對較模糊概念的東方文化或者是「漢字文化圈」』
 








←李奧納多·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文化變化的象徵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













      其實若透過藝術的眼光來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則西方畫景重比例與寫實,而東方則在描景,意在圖像所營造的意涵,兩者反映出東西方文化在思考與經驗傳承後,所孕育的文化涵養不同。民初的女建築師林徽因曾在演講中說,如果想了解中國的建築特色則該先了解東方文化的思想邏輯,才能了解中國建築的美是在何處,而在演講之前,以「徐志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為導讀,藉此帶入中國建築之美的引言,也可了解中華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可代表東方文化。所以在文化隱含的意涵中,甚少是單一的現象存在。


 
2011-09-02_群聚.jpg   文化現象的傳遞也可透過以地理環境和生活空間作為區隔,以個人為中心擴及到族群(涵括地理條件、生活環境、相同興趣、同樣價值或是同樣血緣等等諸多分類)再然後是國家,最後則是世界,而全球化的名詞儘管是近代才出現,但其實全球化現象的影響自古老的從前就已透過政治或貿易交流等而互有影響,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都需先由對自身的認同出發。


      所以說文化就成為族群間的溝通與實踐,能產生認同才會有共鳴,如果對自身沒有辦法產生價值或情感共鳴,則不可能有其意義。例如以街舞電影-3d舞力對決中,原本是各自分屬現代街舞和古典芭蕾兩個截然不同的團體,透過交流,產生情感共鳴後,延伸融合古典芭雷和現代街舞的的表演,產生街舞的文化意義,這是屬於特定族群間的溝通和實踐的好例子。



3d舞力對決




2011-09-02_文化融合.jpg  


      而既然文化都是從自身認同開始延伸到國家或民族,過於極端就可能出現-民族中心主義,認定自己所屬的文化、價值和態度優於其他文化,當民族的族群意識過於偏激時,則會因為自認優於其他民族,而進行「種族清洗」等道德上的不當行為,例如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


     相對於民族中心主義的偏激,美國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所提出的一種觀點與態度。 ¡主張某一個文化的行為,不應該藉由其他的文化觀點來判斷;只有從該文化本身的標準及價值出發,才能夠了解該文化,這就是文化相對論。


     延伸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文明衝突論》(英語: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是1993年夏季由美國哈佛大學塞繆爾·P·亨廷頓教授(Samuel Huntington)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文明的衝突》的文章中的觀點。
三年後此文章又被拓展為一本專書,取名為《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1996) ¡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 


     所以全球化可謂能跨文化的交流有助於消除文化差異,促進全世界接受某些人權的普世價值 ,增加全球化的在地化發展也是讓文化間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回歸到文化的圓點討論:

¡文化的重點是涵義,而不是產品的本身  ¡是人為的賦予行為產生意義 ¡是一種態度 ¡是人類支配自身行為的本身與詮釋他人的行為 



2011-09-02_文化.jpg   

“You believe whatever you wantit‘s what everyone else does.”
                     by  Dr. Cal Lightman 
                              “Lie to Me” 


網站資料參考

¡21世紀人類學(簡體)

¡旅行的藝術_紀錄片 ¡關於文化史 ¡人類學家列表 ¡人類學網站(英)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門(英) ¡美國史密森機構國家人類學檔案(英) ¡人類學線上字典(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hoebeitravel 的頭像
    Phoebeitravel

    玩轉世界的數位人類學家

    Phoebei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