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沒有哪一門非在正規教育學習的課程,需花費上班族兩個周末共12小時,上了一次還不夠,於是推出<舊生複習方案>後,還陸續吸引很多人回去重修? 不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而是因為這門比我當年念<民法條款>還硬的課程,對於網路行為和分眾經營確實有其幫助。
事實上,當我 在2011年參加第一(或二)批的認知心理學時,內心不曾想過,有一天會想再回去重新上課;畢竟,當時的學習感受相當深刻,而隨後幾個工作和生活上也逐漸應用課程所學核心價值操作,但,人生最厲害的就是一個『BUT』,經過四年的反芻和漸感不足(其實是遺忘),2015年第11梯次的[認知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心]成為我的震撼學習。
上課開場照片 
從2010(或2011)開始聽浩哥演講與授課,雖然都體認到浩哥的簡報引導的能力很利害,但,這次從投影片製作、簡報串連、引導課程理論與實務的方式,發現這幾年來,浩哥的課程引導與脈絡串連進化到一種令我這常聽演講者都忍不住驚嘆的程度,以至於這次撰寫的課程筆記,幾乎是紀錄老師的簡報如何設計居多(這是畫錯重點嗎?XD)

但,四年後重聽的「認知心理學」課程也體認:本來就愛觀察生活百態與人類行為的我,確實以更精準和不同的角度探究『情境與脈絡』,不論是哪場講座裡所分享的經驗確實會被大腦默默歸類與記憶,例如:會特別留意電梯按鈕、招牌標誌等,經過四年的潛移默化後,比起當年第一次聽到的印象與理解更為深刻。第一堂課結束後,我忍不住覺得這四年來進步的不只是曾上過課的學生,還有講師自己呀!

摘錄簡報設計參考:
◎第一階段的分享主要是透過<個人生活與科技發展>摘要帶出第一天七堂分類課程的重點摘要。
花了大約1.5小時,利用89頁的簡報框出<演化與認知>、<知覺:我們如何經驗這個世界>、<注意力:我們如何克服訊息處理瓶頸>、<學習>、<記憶:如何編碼、儲存、提取訊息>、<如何理解世界>等今日六堂課的大架構,讓聽眾在腦海裡快速建立自己的訊息心智圖。
這是第二個從『自我介紹』開始,不但充分把握每段的資訊拆解,也讓我能聚精會神聽講且不覺得『自我介紹』很無關緊要的講師;隨著每堂課進行,再做更細部的說明與案例分享。
◎固定模式的課程破題,讓聽眾知道切換的進度與轉換思緒。
對非心理學系的學生來說,很多名詞或專業術語都非常生澀與難以理解,一堂課程的結束在轉換下一堂都需要時間沉澱,但緊湊的課程時間需要節奏的掌控。利用同樣的視覺畫面加上
生活化的故事或案例破題,能降低聽眾進入陌生領域的門檻,甚至跟工作類似的案例,能引導聽眾產生記憶與關聯性串連,增加對該堂課的吸收程度。
◎平日應該要有系統地歸納與分類手上的照片與資訊,增加未來的授課/分享/案例的累積達到與時俱進的效益。(同場加映:科學的歷史:自我的探尋)

給未來想上這門課的朋友建議:
1.前一晚早點上床休息,隔天一大早先喝杯咖啡或能讓你提神的飲料。
2.善用你習慣筆記的方式記錄,但建議關掉會讓你分心的網路。這次我回歸最原始的紙筆記錄,雖然筆記的內容會多少有缺漏,但未來若能善用80%的筆記內容也足夠了。畢竟授課內容只是接觸<認知心理學>的開始,野心不用太大。
3.趁著課程學習結束後的時間,整理相關心得與當時感受,增加未來重新閱讀筆記的「情節記憶 (Episodic Memory)」。
4.如果你喜歡看美劇,歡迎參考美國影集:檀島警騎2.0 (Hawaii Five-0 )的2012年第三季內容
除了美麗壯闊的風景、緊湊的故事安排外,還有你會發現有些對話與情境,是第一天課程很好的案例與連結。例如:目擊證人的證詞與嫌犯畫像的描述會有出入、開車的車主們在必須讓道或是停止時,大多人反應都是往右閃避,所以警車超車時,千萬不要往右邊開、 銀行搶案的排隊順序與一旁等待的人行為模式可以透過引導轉換、當熟悉的影集或主題背景音樂出現(當年的影集主題音樂)不論當時的畫面為何,會相當容易勾起人們的回憶與反應(跟著哼歌)、這一年也有向[不可能的任務]致敬(?)的感覺......還有其他的描述就族繁不及備載。

 

Stanton Warriors 貼文
這是 BJ FOGG行為模型
行為=動機(想早點離開)X能力(轉換排隊順序)X觸發(看到別的隊伍產生快速的移轉)
 

第一天的課程作業案例

◎關於<三個層次的對應>企業的價值主張要回應個體的價值觀、設計要能滿足個體需求、產品與服務要能融入個體生活的行為脈絡
大多數旅客在入住東南亞海島飯店前,迎賓人員會提供一杯當地飲料與毛巾的服務。乍看之下雖然是填滿等候Checkin的空檔時間,但其實因為旅客前往飯店前,往往可能是經過搭乘飛機與車子等行為後,濕熱的天氣容易產生疲憊與毛燥,為了降低旅客的不適和提高飯店的服務價值,所以東南亞的飯店會先提供一個<迎賓服務>,讓旅客未入住就能有放鬆的心境產生。回到台灣的飯店,南投的雲品飯店也有類似的服務,而且因應台灣的氣候,夏天提供冷飲、冬天會提供熱飲,同樣是滿足旅客需求,卻也回應飯店核心價值。
P1100722  
◎關於<任何的知覺經驗都有無限多種可能的解釋> & 操作記憶 
  人們會自動加上限制條件,例如在操作介面時。 習慣 Window介面使用行為的人,乍然轉換為 MAC 系統或介面時,需要一段適應轉換期。在行動裝置行為的操作更是明顯,Android手機的使用者習慣<回上頁>的設計轉換與瀏覽器的模式概念相通,所以讓學習適應相對不快速的年長者而言,<回上頁>產生的錯誤結果承受度會比<Home>鍵容易接受。
→延伸思考:在新舊的使用者交替時,服務須提供<漸近>的方式改變行為。

◎知覺注意
課堂講課時,剛好左邊傳來水管流通、右邊出現車子行進的噪音,雖然兩邊傳來不同的聲音干擾,但因是處於課堂上,所以主要注意力依舊放在講師上。也因為剛好講述的內容相關,所以在記憶裡產生印象。

 The Ames Room 和 人們相信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 錯覺:當年電腦的技術還未達到今日的程度時,導演 Peter Robert Jackson 和其特效小組不只利用大小不同比例的演員與搭配遠近距離的拍攝場景,造成哈比人與甘道夫在電影畫面的視覺特效效果。

網路圖片案例_魔戒特效

圖片摘錄:拍製《哈比人》的特效背後  

◎長期記憶以<意義>為主,<區塊>的編碼方式容易加強短期記憶
過去考 IELTS 的測驗時,有類似克漏字的題目測驗類型,確認非英語系學生對長篇英文能力的理解與概念,所以有<聽力克漏字>或<文章克漏字>類型的設計。考試的試題多半會有題庫,所以學生可以利用多練習的方式做記憶背誦,以便在正式考試時,能快速達題(古典+操作制約?) 但在第一次測試時,需要仰賴考生對文章內容意義的理解與判讀,選擇可能性的答案。 
另一個相關延伸案例是2013年由陳可辛導演製作拍攝的電影「海闊天空」教導去「新夢想」學習英語,以便通過英文能力考試時,其中一個老師說明:有一個不論單字背誦或考試都非常厲害的中國學生,在看中國郵報時,沒有閱讀與理解的障礙,但閱讀「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時,卻發現每個單字都懂,但組合起來卻有理解障礙,因為中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是以『 THINK IN AMERICAN ENGLISH』的生活文化理解,而這產生了會考試卻不會生活或寫好作文的差異。 

THINKINAMERICANENGLISH  圖片:電影海闊天空海報

◎組織:Bower, Clark, Lesgold, 與 Winzenz (1969)年的實驗
記憶與理解需要在受式者大腦裡產生<組織>與<系統>比較容易被記住。其實跟產品與服務的廣告訊息設計策略概模相似。當產品的前後廣告能產生一致性的關聯時,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當產品、目標客群、企業達成一致時,就能形塑<品牌價值>。 

◎腳本 (Scripts) 基模的一種,關於規律性(routine)的事件‧關於某些情境類型的知識結構會有因果關係,且在情境中事件的順序通常會固定。
    老師以80年代<致命的吸引力>和90年代的<世界末日>為例,說明台灣在美國市場的形象連結認知。延伸補充,布萊德彼特的<末日之戰 (World War Z, 2013)>有一幕是新聞不斷地談論關於台灣爆發的狂犬病毒暗喻可能是殭屍病毒的起源。回想當時的台灣新聞脈絡,從 2002年的 SARS、2009年的 H1N1,一路到後來台灣爆發60年來的第一起狂犬病案例,加上台灣的醫療團隊和品質也是世界知名,是否也形塑<台灣>這個地方給予美國人的累積印象,甚至超越科技代工領域的打拼。


我自己的問題(待解惑)
1. 不涉及宗教信仰因素。
西藏活佛輪迴轉世的方式,是上一代的活佛離世前會留下相關線索,再由信徒依循線索前往尋找,最後透過問答與辨認活佛器物作為新一代活佛的轉世身分證明。
活佛的問答與辨認器物是應用了<辨識與再認>的知覺功能嗎?

2.提到<相似性>與<接近性>的鑑別時,為何同樣是行動裝置(平板/手機)但使用者的預期心理和行為會有差異? 例如同樣是平板,ios扁平化的設計會更容易使用嗎? 以我個人而言,其實有點難以在瞬間辨認。
延伸問題:手機的行為操作撇除軟硬體規格與技術能力的考慮,在小螢幕的的行為應該要更容易在瞬間被辨識,才能被快速取用,而如果是 iPhone 全圖面設計,卻不容易在瞬間產生<啊:這是聽音樂或是XXX>的感覺。所以,在小畫面裡,<多圖>真的比<簡文>好嗎? 加上現在大家的圖標設計顏色幾乎雷同(非綠即藍)

3. 大數據和行為學習的關聯 


 

arrow
arrow

    Phoebei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